柳南随笔 清 王应奎
http://club.xilu.com/wave99/msgview-950484-83302.html
柳南隨筆 (清)王應奎 撰
●目錄
點校說明
隨筆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續筆
自序
序
卷一
傳名不係爵位
生瑜生亮
牀牀非雨聲
自號媿林
清和月
汪鈍翁與嚴白雲論詩
布袋
者者館
彭祖八字
韓文用成語
義門論前明書家
義門論古文
西崑取義
袖中小學
龍君執役
先賢授琴
青塚
東臯賞魚
包燈
賢母堂
吟詩墮水
龍種
昆湖茅屋
馮姬
李二哇
宋人論文
文章正宗
望溪精語
後與子異
朱竹墨菊
巧言令色
梅柳一條
一把連
小西天
荊公詠菊
青林高會圖
藥名詩
方爾止吟詩
蟋蟀相公
服御類優
官家
繭菴名論
墓祭
平望女子
卷二
元燈
棉布之始
碧螺春
周璕畫龍
蓴官
大人
四六聲病
陳眉公
杜詩註
僧大涵
王厈
竹器
上番下脫
阿膠
時文選家
飯僧求嗣
馮氏之學
岱山僧
宋箋
諸生就試
王麓臺作畫
麓臺論畫
剃鬚償米
孫狀元
唐詩選本
待士盛典
王文恪祖塋
舍禁
薛太守
倪文正公
僧大汕
芷崖贈妓詩
瑁湖謝恩詩
辛丑奏銷
女貴墳
刺稱同學
顧玉川
糟團御史
卷三
庶人祭高祖
種痘
東林氣節
關廟投刺
永樂朝詞臣
不肖子
陸公酒量
太湖漁戶
嚴孝廉
仁兄仁弟
呼兄為况
阮亭詩序
河梁詩
淵明自挽自祭
李存我書
天寶鹿
賣文
何義門論文
茅選唐宋八家
滄浪詩話
王趙交惡
陳眉公告衣巾
錢木菴論馮定遠詩
尊甫尊堂
俗語有本
一門四皓
吴俗告喪
林茂之
馮補之論律詩
文三橋
虎丘社集
三國志
罩甲
戈氏神童
海棠白花
夏吏部
三賢多壽
邑乘之誤
敬十八房書說
計甫草
氣化感物之異
梅醬
綠林
方何之弊
古文難易之分
楊九娘
揭曼碩詩
折倒
卷四
三詩同意
三史
祭文創格
豈况連用
新城詩格
死社稷為諸侯言之
改嫁
尚書
同姓稱家
樊紹述古文
公為尊稱
百客堂
參坐參語
三登高望樓詩
正字通
書板之誤
儉為共德
金天石
金正希
周鄮山
稱字
笠翁詩韻
蘇蓼劬
總管廟
飲光誤論
誤解閑情
誤學漢碑
梅蔡化俗
瞿張殉難
楊義士
諸家論震川古文
虞山不知苦吟
南垣善謔
正錢錄
修志所難
虞邑流寓
●點校說明
柳南隨筆六卷、續筆四卷,清王應奎撰。應奎字東溆,號柳南,諸生,江蘇常熟縣人。生於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約卒於乾隆二十四、五年(一七五九——一七六0)間,年近八十歲。
王應奎年少以詩名,後人評論他「古文博綜,典贍中有修潔之致。詩品更高,不拾人牙慧」。但他八入棘闈,都沒中式,退隱山居,「堆書及肩,而埋頭其中」。著作除了柳南隨筆、續筆外,還有柳南詩文鈔、海虞詩苑十八卷。
柳南隨筆、續筆仿宋洪邁容齋隨筆之例。內容大致可歸為兩類,一是讀書所得,隨手札記。凡經史子集,詩詞曲畫,文字音韻等,均有獵取。考詩的源流,究名物之根柢,訂正史實的謬誤,為文史研究,提供了許多綫索。二是記自己所見所聞。王應奎廣聞多識,喜訪舊事軼聞,書中很大一部分是記士大夫文人的遺聞軼事,社會習俗,風土人情等。王應奎最宗仰王士禛,但對他著作中的失誤,也不為之隱諱,對名家趙執信、馮班、錢謙益等人也有評論。另外,關於復社、同聲社、應社、東林黨的史事,以及東湖書院、萬卷樓、絳雲樓、汲古閣、述古堂等藏書,也有涉及。這些史料均有參考價值。但因隨筆「業授剞劂,未遑芟革」,間有謬載誤書,續筆糾正了隨筆之誤,故兩筆中間有重復。
柳南隨筆初刊於乾隆五年,續筆初刊於乾隆二十二年,嘉慶時張海鵬合刻隨筆、續筆,收入借月山房彙鈔。之後又有道光時陳璜澤古齋重鈔本、光緒時申報館叢書本、民國時叢書集成鉛印本,各本均以借月山房彙鈔本為祖本。一九一六年有掃葉山房石印本,只有隨筆而無續筆。
這次點校係採用借月山房本為底本,與掃葉山房本互校,凡據掃葉山房本補入的條目及文字,加[ ]以資識別。續筆原有細目無總目,我們按照細目編了總目。點校過程中,承王鍾翰教授指導,最後他還替我們覆校了一遍,特此致謝。我們限於水平,錯誤恐當不免,希望讀者能給予批評指正。
王彬 嚴英俊
隨筆
●柳南隨筆序
吾友王君東溆,隱居于李墓塘之濱,距縣治四十里。百年地僻,柴門晝掩,雖近市廛,如處巖壑。吴門沈確士先生題其草堂曰柳南,取君家右丞詩句也。堂中積書萬軸,經史百家略具。君以四几周身,堆書及肩,而埋頭其中,緪歲躭躭,不知戶外。搜討既富,溢為著述,詩歌古文,既已取次成帙,多于束筍矣,而以其緒餘成隨筆六卷。搜遺佚,則可以補志乘;辨訛繆,則可以正沿習;以至考詩筆之源流,究名物之根柢;著虞初諾臯之異事,標解頤撫掌之新聞。蓋不出碎文璅語,而談苑之質的,藝文之標準,胥有賴焉。以古人著書之例擬之,亦容齋洪氏之遺意也。昔洪氏之書,迄于五筆而止,今茲所就,猶初筆耳。而藝林思見其書,等於飢渴,余因請君出之,為付剞氏,俾枕中之秘,為國門之懸焉。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他日次第成書,當如洪氏之數,余又將懸梨以擬其後矣。乾隆庚申七月望日,同里顧士榮文寧氏撰。
●柳南隨筆卷一
[陳玉齊,字在之,邑諸生。少時,以「十里青山半在城」之句受知於錢牧翁。福藩南渡,起牧翁為大宗伯。在之投詩,又有「千年王氣歸新主,十里青山憶謝公」之句,牧翁亦最賞之。相國蔣文肅公懷在之詩云「一生知遇託青山」,蓋謂此也。又在之和牧翁獄中詩,有「心驚洛下傳書犬,望斷函關放客雞」之句,亦為牧翁所稱。]
益都趙宮贊秋谷 【 執信,】 少負才名,于近代文章家多所訾謷,獨折服于馮定遠 【 班。】 一見其雜錄,即歎為至論,至具朝服下拜焉。嘗至吾邑謁定遠墓,遂以私淑門人剌焚于冢前。新城夫于亭雜錄中所謂「世人于馮定遠,乃有皈依頂禮,不啻鑄金呼佛」者,蓋謂宮贊也。
李中丞馥,號鹿山,泉州人也。中康熙甲子科舉人,歷官浙江巡撫。性嗜書,所藏多善本。每本皆有圖記,文曰「曾在李鹿山處」。後坐事訟繫,書多散逸,前此所用私印,若為之讖者。夫近代藏書家,若吾邑錢氏、毛氏,插架之富,甲于江左,其所用圖記輙曰「某氏收藏」、「某人收藏」,以示莫予奪者。然不及百年而盡歸他氏矣。中丞所刻六字,寓意無窮,洵達識也。
徐蘭,字芬若,號芝仙,邑人也。學詩于王司寇阮亭,阮亭極稱之,采數首入居易錄。浙水沈方舟 【 用濟】 嘗與吾友汪西京 【 沈琇】 論近日虞山詩人,以芬若為第一,西京不能對,蓋不知其為虞產也。歸而訪之里人,知芬若自少流落都下,數十年中僅一歸展墓,故知之者絕少。其歸而展墓也,在康熙四十六年。墓在北門外,亦迷其處矣。自辰及午,徧訪不得。有墳戶李奉寧者,留之小飲,正舉杯間,風捲埃塵眯目,一書從梁上墮,拾視之,乃山田冊也。凡北郭外墳墓悉鱗次編載,而芬若先塋則近范家墩,覓之果在。此事若有鬼神默相之者。芬若因作五言古詩四章紀事。未幾仍入都,嗣後不復歸里,每方舟自北還,輒託以一盂祭墓焉。雍正三年,芬若年已六十餘矣,久占籍天津,以紅蘭主人事牽連,勒令家居,不許在外行走。又幾年以疾卒。
沈確士 【 德潛】 嘗語予云:「芬若工畫,可繼惲正叔,而白描人物,一時無對,不特長于詩也。」予所見芬若詩已付梓者,有芝仙書屋集一卷,計詩二百三十餘首,籍貫仍刻海隅。而出居庸關詩,有「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之句,確士亟為予稱之。惜未刻集中,無從見其全也。
某宗伯于丁亥歲以事被急徵,河東夫人實從,公子孫愛年少,莫展一籌,瑟縮而已。翁于金陵獄中和東坡御史臺寄弟詩,有「慟哭臨江無孝子,徒行赴難有賢妻」之句,蓋紀實也。孫愛見此詩,恐為人口實,百計託翁所知,請改「孝子」二字。今本刻「壯子」,實係更定云。
東坡云:「予以事繫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而某宗伯云:「丁亥歲三月晦日,忽被急徵,鋃鐺拖曳,命在漏刻。河東夫人冒死從行,慷慨首塗,無剌剌可憐之語,余亦賴以自壯焉。獄急時,次東坡御史臺寄妻詩以當訣別。獄中遏絕紙筆,臨風闇誦,飲泣而已。」夫寄弟詩也。而謬曰寄妻,東坡集具在,不可證乎?且伊原配陳夫人,此時尚無恙也,而竟以河東君為妻,並后匹嫡,古人所戒。即此一端,其不惜行檢可知矣。
徐復祚,字陽初,號謩竹,大司空栻之孫。博學能文,尤工詞曲。某宗伯題其小令,以高則誠為比。傳奇若紅梨、投梭、祝髮、宵光劍、一文錢、梧桐雨諸本,至今流傳于世,然不知其為陽初作也。又嘗倣陶九成輟耕錄作[老委談,原本三十六卷,今所存者六卷而已。余悲陽初有如許著作,而身歿之後,遺書散佚,名字翳然。文人之傳與不傳,洵有命在,千秋萬歲,子美所以致歎于寂寞也。會己酉歲昭文修邑乘,予為言于陳君亦韓 【 祖范,】 載入文苑傳中。
顧復,字復生,邑人也。習岐、黃業,兼能詩。嘗有句云:「初暑餘春氣,殘雷變晚晴。」余極愛之,謂可與唐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並傳。生平詩篇甚夥,其稿如束筍者數卷,余見之于支川法城禪院,蓋其子在院中為僧云。
詢字,韻書入十一真,相倫切,音同荀,咨也。尚書「詢事考言」、「詢、謀僉同」,毛詩「周爰咨詢」、「詢于芻蕘」,左傳「咨親為詢」等處,皆作平聲讀,而吴郡人訛作去聲者大半。[先是,孫孝廉赤崖 【 暘】 以科場事謫戍遼左,蒙恩放歸。己卯,聖駕南巡,問孫暘在否?赤崖獻詩行在,有「君王猶詢小臣名」之句,詢字竟作去聲。滿大臣阿蘭泰摘其誤,一時以為笑柄。]又本韻中「閩」字並無上聲,今人亦多訛讀,不可不知。韓退之有言:「凡為文詞,宜略識字。」況詩本以聲韻為主,豈可以不識字乎?
吾邑馮舒,字已蒼,嗣宗先生 【 復京】 子也。嘗以議賦役事語觸縣令瞿四達,瞿深銜之。會已蒼集邑中亡友數十人詩為懷舊集,自序書大歲丁亥,不列本朝國號、年號;又壓卷載顧雲鴻昭君怨詩[有「胡兒盡向琵琶醉,不識絃中是漢音」之句]。卷末載徐鳳自題小像詩[有「作得衣裳誰是主,空將歌舞受人憐」之句]。語涉譏謗,瞿用此下已蒼于獄。未幾死,蓋屬獄吏殺之也。已蒼之孫修與余善,為述其顛末如此。又聞已蒼在獄中,梏拲而桎。友人往候之,已蒼自顧笑曰:「此特馮長作戲耳!」蓋已蒼頎然長身,人以「馮長」呼之,馮長與「逢場」同音,故云爾。
陳絳趺先生,名式,邑貢生,余王母之父也。嘗作燕都賦一篇,俾其子宿源 【 溯潢】 熟誦。丁酉科場之變,凡南北中式者,悉御試瀛臺,題即為瀛臺賦。宿源亦于是科登賢書,在御試列。是時每舉人一名,命護軍二員持刀夾兩旁,與試者悉惴惴其慄,幾不能下筆。宿源即以燕都賦改竄成篇,頃刻而就。世祖覽之稱善,欽定第二名。
鄧林梓,字肯堂,邑人也。順治丁酉將赴省試,祈夢于韋蘇州廟,神示以「中式力田」四字。肯堂竊意是科可中,但當從此知止,歸老田間,無望甲科矣。迨榜發,邑中中陳溯潢。溯潢父名式,力田者合之為「男」字,言中式男,鄧無分也。
錢錦城,字鏡先,宗伯孫也。少以詩名,有集一卷,其家副憲為序。嘗之京師,攜其集就正新城先生。先生一見其序,即曰:「其家有湘靈 【 陸燦】 在,舍之而求副憲,是從爵位起見也,詩可知矣。」遂擲去不觀。
武林有松仙人者,隱居南高峯下,不衣、不食,有道術,能前知。吾邑魏叔子 【 沖】 曾以「甲子年家」四字寄請一決。踰年以原字寄還,旁批四「不」字。後叔子果不登甲榜,又無子,死時年未六十,家貧甚,幾無以斂,一一如松仙所決。同里顧潤寰,家無儋石,而性好施予。嘗于嚴冬晨起如厠,厠上先有人在,而下體無袴,潤寰惻然,即脫己袴贈之。其濟人多此類。後生子麟,中順治甲午舉人。
陳眉公臨終時,手書影堂一聯云:「啟予足,啟予手,八十歲履薄臨深;不怨天,不尤人,千百年鳶飛魚躍。」遺筆囑諸子云:「內哭外哭,形神斯惑。請將珠淚,彈向花木。香國去來,無怖無促。讀書為善,終身不辱。戒爾子孫,守我遺囑。」又遺命葬佘山中,平土中不封不樹,子孫默識其處而已。先生于去來之際從容如此,雖學問不無可議,而其人固不易及也。
太倉王司馬在晉之祖以漁為業。一日舉網溪邊,時已薄暮,仿彿有人語云:「我已守候多時矣。少頃有戴鐵冑者至,即我替人也。」未幾,果有人到溪邊,以釜覆頭上,將褰裳以渡。王大呼云:「不可!不可!此處有鬼,無以性命輕試也。」其人遂不敢渡。未幾,又仿彿語云:「守候良久,纔得一人,又為兵部尚書救去,奈何?」王心且喜且疑,以為「彼呼我為兵部尚書。我漁人也,何自而為此?」是時在晉猶未生也。厥後在晉舉進士,歷官至大司馬,果贈祖如其官。
江陰李忠毅公死閹禍時,年甫三十有四,子尚幼,而太公方在堂,為撫孤寡,頗費經營。乃大書一聯于廳事云:「謀生我為添蛇足,報國兒曾捋虎鬚。」蓋紀實也。後忠毅受卹典,而太公亦誥封如其官,年至八十餘而終。「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鬚。」本韓偓詩。
熊大司馬廷弼,先中萬曆某科湖廣武鄉試第一名,後又棄武就文,中萬曆丁酉湖廣鄉試第一名。于是榜其堂曰:「三元天下有,兩解世間無。」
吾邑錢某,少年頗攻房術,延方士張思任于家,欲為大陰,遂致腐爛。同年徐季玄 【 待任】 作詩嘲之,有「去柄為司禮,留胞作相公」之句。舉人薄味玄聞之,一笑脫頤。時味玄適在妻家,妻父黃悟玄延醫張又玄治之,百方不效,兩日竟死。邑中為之語曰:「錢某陽物,笑殺舉人薄味玄,急殺詩人徐季玄,難殺醫人張又玄,苦殺丈人黃悟玄」。
某宗伯序馮定遠詩,比其人于劉孝標、馮敬通,見者以為實錄。按兩人皆有悍妻,而定遠亦如之。于是陳在之獨酌謠中遂有「馮君詩序由蒙叟,叱狗蒸梨事滿篇」之句。自注云:「孝標以下,儗人于倫,何其刻也!」定遠之子行賢,以陳詩發其父之隱,遂深銜之。會在之情味集刻成,行賢吹毛索瘢,不遺餘力。至批其後云:「開闢以來,無此不通之人。」余謂在之之詩雖多可議,然行賢之論未為平允。今在之情味集板已燬于火。
陳在之學詩于馮定遠,盡得其指授,而背輙毀定遠,不遺餘力。定遠比之于逄蒙,徧訴邑中士大夫,在之反以此得名。于是邑中後進之士從定遠遊者,或因聲名未立,遂有效在之故事者矣。
家詩老露湑 【 譽昌】 嘗為余言:「人有終身為詩,不能成家,而間有好句,亦難盡泯。」吾邑如徐潢詩有「僕去身為得力奴」之句,馬永奠詩有「苦菜根多鍊齒牙」之句,李某詩有「病得中醫不費錢」之句,皆警策可誦。此正如諺所云「低棋也有神仙著」也。
余同里閈之友,號稱莫逆者不過三四人,皆當世知名士。余一日各以四字品目之,頗為曲肖:侯君秉衡 【 銓】 曰「光明俊偉」,陳君亦韓 【 祖范】 曰「澹泊寧靜」,汪君西京 【 沈琇】 曰「秀發飛揚」,謝君憲南 【 元陽】 曰「短小精悍」。家西澗 【 材任】 先生聞之,以為大類汝南月旦,遂各因其字以韻之曰:「光明俊偉侯秉衡,秀發飛揚汪西京,澹泊寧靜陳見復,短小精悍謝廷岳。」見復者亦韓自號,廷岳者憲南自號也。先是余亦自號曰雲北山人,憲南因續之曰:「軒豁呈露王雲北。」恰叶陳、謝兩君別字,亦可謂巧合云。
先生之稱,自論語、曲禮始。老先生之稱,自史記賈誼傳始。其有止稱曰「先」而猶言「先生」者,見于史記鼂錯傳「學申、韓刑名于軹張恢先所」是也。有止稱曰「生」而亦猶言「先生」者,如漢書賈生、伏生、董生之類是也。
古者師曰先生,曲禮「從于先生」是也。父兄曰先生,論語「有酒食,先生饌」是也。學士年長者曰先生,孟子「先生將何之」是也。外此未嘗混施也。今則不然。同輩而先生之矣,後進而先生之矣,醫卜而先生之矣,商賈而先生之矣,甚則輿臺皂隸而亦先生之矣。方正學謂君子之于名,必使尊之者無過,受斯名者無愧而後可。況先生之為義,漢儒以「先醒」釋之。今日衆人皆醉,誰為先醒者?乃尊之者不以為過,受之者不以為愧。舉世披靡,亦可嘆矣!
弇州觚不觚錄云:「京師自內閣以至大小九卿皆稱老先生,門生稱座主亦如之,蓋稱謂之極尊者也。外省則自僉憲以上,悉以此稱巡撫;若稱按部使者,則止曰先生、大人而已。」阮亭居易錄云:「京官各衙門相稱謂,皆有一定之體。蓋沿明舊。如內閣部堂彼此曰老先生,翰詹亦然。給事中曰掌科,御史曰道長,吏部曰印君,曰長官,自國初以來皆然。余己巳冬再入京師,則諸部郎官以下無不稱老先生者矣。此亦觚不觚之一事也。」余謂阮亭所云己巳,在康熙二十八年,比之弇州時,風氣已大異。今則一登兩榜,未有不「老先生」之者。蓋距己巳三十餘載,而風氣又為之一變矣。
詩與詞之界不分,而詩格遂多委苶;古文與時文之界不分,而文筆遂至軟熟。詩文自南宋以後,靡濫極矣。有明作者,如崆峒、滄溟二李先生,言詩必漢、魏,必三謝,必初盛唐,必杜;言文必左、國,必史、漢,殆亦所以矯之。後人動輒詆毀,恐未足為公論也。
雲間曹諤廷 【 一士】 嘗與余論古文,言及歸太僕,因述其鄉焦孝廉廣期 【 袁熹】 之言,謂:「太僕集外尚有無數好文章,恨未見耳。」余訝而問之,諤廷笑云:「焦先生之意,蓋謂太僕惜以下壽卒,假使再延數年,給事館閣,應更有高文典冊垂于後世。如乞致仕疏所云『作唐一經,成漢二史』者,必不付之空言也。」然則謂太僕集外尚有無數文章,豈為過哉!
吾邑有周子肇者,以鬻書為業,而喜交士大夫,又時時載書出遊,足跡幾半天下。年甫六十,即製一椑,極其精美。所至輒載以自隨,謂逆旅旦夕不測,身後可無慮也。會邑中魏允恭 【 士升】 以泰安令行取入都,得疾遽歿,倉卒欲市一棺而未得其佳者。子肇故與允恭善,是時亦適在京邸,乃即以所載棺與之。子肇自為計,乃適供允恭用,事亦奇矣。
譚清,字冰仲。善琴,得季蓮磵之傳,胡笳四序尤為擅場。所居在邑之支塘,編竹為屋,環以疎籬,流水桃花,如武陵世外,興至一彈再鼓,餘韻悠然。既歿後,猶有琴聲隱隱從竹屋中出,風清月白之夜,[人往往聞之。
董玄宰先生嘗至吾邑孫方伯家。方伯有所親某,田舍翁也,而慕董先生名,聞先生至,特拏舟入城,介方伯以見。既揖罷,即袖出紅紙二幅,乞先生書。先生欣然援筆,為大書「福」、「壽」二字與之。
陳典,字玉先,邑人也。善畫牡丹,一時推重。生一女,頗能詩,嘗作閨怨一首,以溪、西、雞、齊、啼為韻,而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丈、尺、兩、雙、半十八字運入八句中。其第二聯云:「一春羞見雙飛燕,五漏愁聽三唱雞。」好事者至今傳之。
鄧韍,字文度,號梓堂,吾邑正、嘉間名儒也。邑志及先賢事略俱不言其善畫,而余家所藏一扇,係先生所繪山水,後面自為跋。其跋云:「水巖先生屢約遊西湖,為拙朽因循解興,拙擬以畫景適其高趣,尋常多倣石翁巨幅,尚欠北峯一面,拙于此用淛士戴靜庵全圖翻為此景。昔剡原先生謂說杭州當躬詣錢塘,其言有味可思。韍既衰邁,意趣灰冷,脚板恐不能到上下天竺。異日君倚劍東南,自見湖山面目,吾畫安足據哉?并成一絕云:『西湖我尚為生客,石叟新圖入臥看。晴雨為君開淡墨,他時應笑畫家謾。』錄上請教。讀此可見老人之懷。臂已弱,援筆不成字,還久諾耳。壬寅仲夏紫琳山人鄧某書。」予按先生中正德十一年丙子科鄉榜。是畫作于壬寅,則係嘉靖二十一年,相距三十六年。是時先生之壽殆已踰七望八矣,畫頗秀潤,不類老人手筆。而字甚朴拙,殊未成家。
隱公十一年公羊傳「子沈子曰」,注云:「子沈子後師明說此意者,沈子稱『子』冠氏上者,明其為師也。」又大學集注第一行「子程子」,新安陳氏謂程子上加「子」字者,倣公羊傳注子沈子之例,乃後學宗師先儒之稱。又列子首篇稱子列子,乃對下文弟子而言,亦所以著其為師也。故張湛注云:「載『子』于姓上者,首章或是弟于之所記故耳。」然則冠「子」于氏,豈可概用哉?余觀汪鈍翁集中,有題容安軒記一篇,自稱子汪子,亦僭妄甚矣。
公孫衍犀首本一人也,而鈍翁文中既用公孫衍,復于蘇秦、張儀之下繼以犀首,一時以為笑柄。予外王父張公 【 九苞】 述其師湘靈錢先生 【 陸燦】 之言如此。今鈍翁集中有蘭室記,謂:「班固不知士會范武子為一人,不害其為良史;鄭玄不知周時有兩公孫龍,不害其為大儒;司馬相如不知枇杷之即為盧橘,不害其有詞賦名。」豈因往日之失而潛以自解與?
漢書河間獻王好學,博士毛公善說詩,王號之曰毛詩。文選于詩序一篇,既定為卜子夏作,而文目仍稱毛詩序。此與宋書生解大明律,亦何以異也。
周武王几銘:「皇皇惟敬口,口生垢,口戕口。」詩歸評云:「四口字疊出,妙語。」又云:「口戕口三字,竦然骨驚。」周元亮 【 亮工、】 錢爾弢 【 陸燦】 兩先生俱辨其謬,以為四口字乃古方空圈,蓋缺文也。今作口字解大誤。近予見宋板大戴禮,乃秦景暘閱本,口字並非方空圈。景暘諱四麟,係前代邑中藏書家,校訂頗精審可據,馮嗣宗先賢事略中稱之。觀此則周、錢兩公之言殆非也。
濟、登、茲三字,見昌黎鄆州谿堂詩序,又見南豐滄洲上殿劄子。吾邑嚴思菴 【 虞淳】 先生殿試策中用之,在廷諸公竟未有識其所自出者。而坊間通行選本古文,「濟」字俱刻「躋」字,諸公反以思菴為誤,相約上若問,當以筆誤對。噫!宰相須用讀書人,信哉!
漢疏廣、疏受,本叔姪也,而漢書二疏傳則云:「太傅在前,少傅在後。父子並為師傅,朝廷以為榮。」則叔姪亦可稱父子矣。唐房式與房次鄉亦叔姪也。而昌黎作興元少尹房君墓誌,敍述房式之言,則曰「子與吾兒次鄉游」,是則叔之稱姪,亦可云吾兒矣。
鏡聽乃懷鏡胸前,出聽人言以為吉凶也。唐人云:「門前地黑人來希,無人錯道朝夕歸。更深弱體冷如鐵,繡帶菱花懷裏熱。」是其證也。
柳子厚文本國語,却每每非國語,曾子固文宗劉向,却每每短劉向。雖云文人反攻,然學之者深,則知之者至,故能舉其病也。
顧仲恭 【 大韶】 云:「今人駡人為亡八,非是,當作王八。」五代閩王建,人呼為賊王八是也。然今人所以有此稱者,以其人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者俱亡,故云「亡八」,如平康巷、阿家翁之類。昔年吾友[陳亦韓 【 祖范】 ]買一宅于城北,其賣宅之家,帷薄不修,舉國悉知。[亦韓]既遷入,遂大署其門云「孝、弟、忠、信、禮、義、廉、恥」,蓋所以自表見其家已徙去也。
世俗稱人曰「漢子」,猶云「大丈夫」也。按此二字始于五胡亂華時,北齊魏愷其自散騎常侍遷青州長史,固辭之。宣帝大怒曰:「何物漢子,與官不就?」陸務觀老學菴筆記據此以為「漢子」乃賤丈夫之稱,似與世俗所以稱人者,其意正相反。顧仲恭炳燭齋隨筆云:「三代而上,禹之功最著,故稱中夏諸國謂之諸夏。三代而下,漢之功最著,故至今稱中國人猶曰「漢子」。予按:愷其本中國產,故宣帝稱為「漢子」,而非賤丈夫之謂也。陸說誤矣。
「噩噩」字出揚子法言「周書噩噩爾」。按注:李軌及柳宗元云:「噩噩,不阿附也。」宋咸云:「猶察察也。」吴秘云:「猶言諤諤,謂其明正也。」司馬光云:「明直貌。」今時文家,因此句之上有「虞、夏之書渾渾爾」,遂將渾噩字連用,並作淳淳悶悶解,謬甚。
時文施硯山 【 維翰】 河東凶亦然篇,中股出比云「河東吾股肱郡」,用季布傳語也。對比云「河東自古帝王都」,坊選疑其無出,遂句讀之。按史記魏世家云:「任西門豹守鄴,而河內稱治。」正義曰:「古帝王之都,多在河東、河北,故呼河北為河內,河南為河外。」此作者所本,蓋以史記注對史記也。顏之推云:「讀天下書未徧,不得妄下雌黃。」信哉!
諺云:「急來抱佛脚。」蓋言平時不為善,而臨難求救于佛也。孟郊詩云:「垂老抱佛脚,教妻讀黃經。」可知此語自唐時已有之。
日知錄云:「古詩:『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下一與字,竟以公輸魯班為二人,則不通矣。」然余觀朝野僉載云「魯般者,肅州燉煌人。莫詳年代。巧侔造化,于涼州造浮屠,作木鳶,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云云,而「六國時,公輸般亦為木鳶以窺宋城」。觀此,則公輸與魯般本有二人矣。
章中丞律,字鳴鳳,邑人也。嘗以副都御史出撫雲南。時巡按其地者為何御史某,其父昔以賣笠為業,章故性倨少禮,而尤以是輕何。會何入謁,請講鈞敵禮,章益怒,寺門有兩石獅,命笠其首,蓋以御史本豸冠,豸為獅類,所以戲之也。何既入謁,章送之出,直至儀門外,謂何曰:「君不見獅子頭上戴笠乎?」何即云:「獅子回頭便喫獐。」以「獐」與章同音也,由是構怨益甚。未幾,何以考察黜,而章還南京理院事。何遂訐其入夷人賂,有姦贓。按驗雖不盡實,然章竟以是免官。
明時錢塘江有航船舟子最橫,每至波濤險處,則謂一舟性命死生盡在吾手,輒索財物不已。吾邑陳公虞山察為浙江按察使,聞其狀甚惡之。遂潛行至江頭,偽為問渡者,既解維至中流,則舟子惡狀果如所聞。公乃曰:「陳按察新政甚嚴,汝輩獨不畏乎?」舟子曰:「政雖嚴,那見有煮人鍋也?」公既歸署,則下牒錢塘尹,逮舟子至。公乃設竈,置十大鍋,從壁後為竈門。謂舟子曰:「此非所謂煮人鍋邪?」舟子乃悟向者問渡之人即按察公也。遂置舟子于鍋中,而呼其妻至,謂曰:「竈門有十,不知何鍋有汝夫在,任汝擇一燒之。幸不幸關乎命數,無怨我也。」迨舉火,則適于其夫所置之鍋,于是遂死。聞者咸謂天道不遠,為之快心焉。
邑人王有德,善卜,決人禍福不爽,古之蜀莊也。少時貧甚,除夕幾不能舉火。謂其婦曰:「吾聞城隍神甚靈,元旦第一人入廟焚香者必獲福,我明日有此意而無香與燭,奈何?」婦曰:「君無憂,我囊中尚有五文在,可以辦此。」既寢,即夢神謂曰:「爾勿患貧,我廟中香爐下有錢三文,爾其往取之,衣食在是矣。」有德覺而異之,天未明即起盥潄,急趨至城隍廟,人猶寂然也。適有賣香燭者至,即以五文買之。未幾而廟門啟,乃燃香燭入拜。拜既畢,因夢中神語,試從爐足覓之,果得光背錢三文。後世占者以錢代蓍,必用光背,神蓋命之以卜也。有德歸而習之,垂簾市門,日獲錢數百,遂植其產。後其孫曰俞,中崇禎癸未科進士,而曾孫澧與之同榜。父子連鑣,邑人稱為「雙王」云。
王餘姚中恬,中天啟丁卯科鄉榜,再上公車不第,祈夢于韋蘇州廟,夢神與一等子,未解所謂。迨至崇禎癸未,與子蘭陔比部中同榜進士,而夢始驗。後中恬為浙之餘姚令,而蘭陔適知金華府。金華與餘姚相距一衣帶水,逼除迎父至官舍,團圝度歲,亦宦遊僅事也。
錢圓沙先生 【 陸粲】 晚年極喜出游,芒鞋竹杖,蹩躄里巷間,門人間亦隨其後。先生貌既魁梧,衣冠又復古雅,路人多屬目之,先生輒與拱手。門人問曰:「彼何人斯?」先生曰:「不知也。」「然則何以與之拱手?」先生曰:「人既目歸于我,而我不與為禮,彼得無怒我邪!」此老蓋猶有前輩風流也。
世俗新婦歸寧,其夫與之同往,謂之「雙轉馬。」按:左傳宣公五年:「秋九月,齊高固來逆叔姬。冬,來,反馬也。」杜注云:「禮,送女留其送馬,謙不自安。三月廟見,遣使反馬。高固遂與叔姬俱寧,故經傳具見以示譏。」此即雙轉馬之始。
近人讀書,句讀多不能精審。如左氏襄三十年傳「絳縣人或年長矣」,當以絳縣人或為句,猶云:「絳縣或人也」,此係倒字法。今人或以「絳縣人」三字讀斷,或以七字連讀,皆非是。又昌黎祭十二郎文:「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按:「幸其成」、「待其嫁」二語本自相對,今人誤以「待其成長」為句,則「長」字既與上「教」字不對針,而下句亦不成句法矣。又昌黎柳子厚墓誌「勇于為人,不自貴重顧藉,謂功名可立致,」「顧藉」猶「顧惜」也。即昌黎上鄭相公啟「無一分顧藉心」之語可證,則「顧藉」二字,當連上「不自貴重」為句無疑。至于左傳宣二年:「去之,夫。」國語「野處而不暱」等處之誤,近人已有言之者,故不復贅。
吾邑聚奎塔之建,始事于觀察蕭公。其後錢某因鄉人戴老之夢,遂矢願鳩工,而其資實無所出。乃言于邑令,凡邑中有以人命告官者,不用按律擬罪,惟罟其家貲,自百兩以至千兩,罰助建塔。其說以為藉此功德,可以拔死者之苦,可以贖生者之罪,一舉兩得,謂之塔議」。即壽考令終者,亦或借端興辭,以造塔為詐局,邑中譁然,以塔為「大尸親」云。
改嫁,女子失節事也。而葉水心翁誠之墓誌云:「女嫁文林郎嚴州分水縣令馮遇。遇死,再嫁進士何某。」捕盜,賤役也。而徐武功張南坡墓誌云:「世為公家弭盜。」蓋古人尚質,作文務得其實,凡今世所恥言而必隱諱其事者,在古人往往于墓誌中見之。
雲麾將軍碑石,蕪沒良鄉驛舍,裂為柱礎。明內鄉陳蔭知宛平縣,以他石易之,輦貯邑署,名其齋曰「古墨」,當時以為佳話。長洲王雅宜工草書,嘗養疴吾邑白雀寺,以所書鐫石,人稱白雀帖。字跡飛舞,吾家弇州司寇極稱之。今石在賓湯門內質庫中,以所刻字面土作堦除用。倘有好事如陳蔭者,以他石易之,而輦貯得其所,詎非亦一佳話?
博物志云:「澹臺子羽之子,溺死于江。弟子欲收葬之,子羽曰:『蟻螻何親,魚鱉何仇!』遂不收葬。」此與莊子列禦寇篇「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語意正同。子羽聖門高弟,觀其行不由徑,非公不至,自是禮法中人。螻蟻、魚鱉之言,雖屬曠達,然與平日行事大不相類,其為後世附會無疑。
雀入大水化為蛤,雉入大海化為蜃,蛤與蜃原不皆雀雉所化也,特雀雉所化者亦有之耳。予謂輪迴之說亦然。謂輪迴為必無者,宋儒之偏見也;謂輪迴為必有者,亦佛氏之妄論也。然予觀列子,有「死于此者安知不生于彼」之言。則知輪迴之說,自佛氏未入中國以前,固已開其端矣。
馮定遠 【 班】 嗜酒,每飲輒湎面濡髮,酩酊無所知。適當學使歲校,定遠扶醉以往,則已唱名過矣。學使以後至詰之,定遠植立對曰:「撒溺。」蓋猶在酒所,不知所云也。學使大書一「醉」字于卷面以授之。隸人扶至號中,定遠據席酣睡,至放牌聞砲,然後驚醒,始瞿然曰:「我乃在此!」因問鄰號生四書何題,五經何題,是日四書次題為「今夫弈之為數」一節,定遠因作弈賦一篇、經文五篇,伸紙疾書而出。迨案發名列六等,定遠因大書一聯榜于堂中云:「五經博士,六等生員。」
儀禮喪服篇「舅之子」,鄭氏註云:「內兄弟也。」賈公彥疏云:「內兄弟者,對姑之子外兄弟而言,舅子本在內不出,故得內名也。」按:齊陸厥有奉答內兄顧希叔詩,唐王維有秋夜獨坐懷內弟崔與宗詩,皆謂「舅之子」也。前明李獻吉集中,稱妻弟左國璣為內弟,而某宗伯譏之。今世俱以妻兄弟為內兄弟,見之於詩文者,往往而然,殆不免沿獻吉之誤。近長洲徐大臨昂 【 發】 作畏壘筆記亦曾辨其失。但以內外兄弟為出白帖,則又未免數典而忘其祖矣。
檀弓:「稽顙而後拜,頎乎其至也。」陳澔集說云:「稽顙者,以頭觸地,哀痛之至也。稽顙以致哀於親,拜以謝賓之來弔。謂之至者,以其哀常在於親,而敬暫施於人,為極自盡之道也。」又檀弓:「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弔公子重耳,重耳稽顙而不拜。」孔穎達疏云:「穆公本意勸重耳反國,重耳若其為後,則當拜謝其恩。今不受其勸,故不拜謝。所以稽顙者,自為父喪哀號也。」余按:古人喪中,衰麻不去於身,哭泣不絕於口,故練不羣立,不旅行,恐其以苟語忘哀也。三年之喪不弔,恐為彼哀則不專於親,為親哀則為忘弔也。今人居憂,既不能絕交際往來。則致札及投剌於人,仍用頓首為是。見世俗書稽顙者往往而然,若以為居喪之禮當如是,不知稽顙所以致哀於親,非所以致敬於人也,亦失之甚矣。
沈確士 【 德潛】 云:「張平子歸田賦云:『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原隰鬱茂,百草滋榮。』明指二月而言。謝詩『首夏猶清和』,言時序四月猶餘二月景象,故下云『芳草亦未歇』也。自後人誤讀謝詩,有『四月清和雨乍晴』句,相沿到今,賢者不免矣。」余謂詩中不妨假借,若紀時而以四月為清和月,則萬無此理。甚至有并去「月」字,而稱「某歲清和」者,尤堪掩口。
漢書佞幸傳:「紅陽侯立嗣子融,從淳于長請車騎。」顏師古註曰:「嗣子謂嫡長子當為嗣者也。」昌黎劉統軍墓誌云:「子四人,嗣子縱,長子元一,次子景陽、景長。」又節度使李公墓誌云:「公有四子,長曰元孫,次曰元質,曰元立,曰元本。元立、元本皆崔氏出。葬得日,嗣子元立與其昆弟四人請銘於韓氏。」昌黎所謂嗣子,與漢書正同,皆所謂嫡長子也。蓋庶出之子,雖年長於嫡出,而不得為嗣子。故劉誌於「嗣子」之下,又云:「長子元一。」而李誌於長曰元孫,次曰元質之下,又以元立為嗣子也。古人嚴於嫡庶之分,即此可見。
某宗伯詩法受之于程孟陽,而授之于馮定遠。兩家才氣頗小,筆亦未甚爽健,纖佻之處,亦間有之,未能如宗伯之雄厚博大也。然孟陽之神韻,定遠之細膩,宗伯亦有所不如。蓋兩家是詩人之詩,而宗伯是文人之詩。吾邑之詩有錢、馮兩派。余嘗序外弟許曰滉詩,謂:「魁傑之才,肆而好盡,此又學錢而失之;輕俊之徒,巧而近纖,此又學馮而失之。」長洲沈確士 【 德潛】 深以為知言。
丈人之稱,始見於周易。王弼註云:「嚴莊之稱也。」孔穎達正義云:「謂嚴莊尊重之人也。」繼又見於魯論。包咸註云:「老人也。」若以此稱妻之父,不知起於何時,然其來亦久矣。裴松之宋元嘉時人也。其註三國志「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句下云:「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則稱妻父為丈人,在元嘉時已然。通鑑載「元載有丈人來,從載求官,但贈河北一書而遣之,丈人不悅。」柳子厚與外舅楊憑書云:「丈人以文律通流當世。」又云:「丈人旦夕歸朝廷,復為大僚。」又祭楊憑文云:「子壻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於丈人之靈。」此皆稱妻父為丈人之證也。又子厚集有祭獨孤氏丈母文,則更稱妻母為丈母,與今世正同。若通鑑載韓滉稱劉元佐之母為丈母,是又為女人尊者之通稱耳。
昌黎元和聖德詩有「駕龍十二,魚魚雅雅」之句。「魚魚雅雅」向無註釋,余謂雅,乃烏雅之雅。蓋烏雅之雅,韻書本有五下切,不特作平聲讀也。「魚魚雅雅」,殆取娖隊之義。言馬之行如魚貫如雅陣耳。
天子初崩曰「大行」。按史記李斯傳:秦始皇崩于沙邱,胡亥喟然嘆曰:「今大行未發,喪禮未終。」「大行」二字始見于此。而陳澔曲禮「天王登假」句註云:「登假猶漢書稱大行,行乃循行之行,去聲,以其往而不反,故曰大行也。」又應劭風俗通云:「天子新崩,未有謚號,故曰大行皇帝。」而唐寅四庫碎金因其說,遂謂行即德行之行。豈以張守節謚法解序有「大行受大名」之語,故云爾耶?余按唐氏之說與陳註迥異,然讀為去聲,與陳註正同。今人則俱讀作平聲,不復知其誤矣。
張說有虬鬚客傳。「鬚」子今本誤刻為「髯」。按楊彥淵筆錄云:「口上曰髭,頤下曰鬚,上連鬚曰鬢,在耳頰旁曰髯。」髯之不得混鬚也明矣。三國志崔琰傳注云:「琰為徒,虬鬚直視,心似不平。」此「虬鬚」二字之始。又老杜八哀詩「虬鬚似太宗」,酉陽雜俎「太宗虬鬚,常戲張挂弓矢」,南部新書:「太宗文皇帝虬鬚上可挂一弓。」蓋「虬鬚」二字之有本如此。若「虬髯」則吾于書史中未之見也,安得妄為改易乎?考其謬始于紅拂傳奇。流俗之承譌,蓋其來久矣。
●柳南隨筆卷二
邵陵,字湘綸,號青門,邑人也。兩頰于思然,人呼為邵髯,不以名字。為詩宗樂天、務觀,有自得之趣。而武進有邵長蘅者,亦自號青門,亦多髯,亦工吟詠,又生于同時,而陵字湘綸,長蘅亦字子湘云。
吾邑汪太史玉輪 【 繹】 以康熙丁丑舉禮部,未及對策,而以外艱歸里。迨庚辰服闋北上,邵青門送之詩云:「已看文彩振鵷鸞,重向青霄刷羽翰。往哲緒言吾解說,狀元原是舊吴寬。」是年汪果大魁天下。
吾邑翁大司寇 【 叔元】 致政歸里,頗極聲伎之樂。嘗于暮春開讌東園,以女樂二八侑酒,座客邵青門為賦詩云:「平泉草木盡泥沙,墮粉飄香感物華。只有天風吹不散,紅氍毹上數枝花。」迨司寇歿,青門往拜其墓,復賦詩云:「花箋四幅教玲瓏,一曲霓裳拍未終。誰把梨雲吹易散,墓門西畔白楊風」。
邵青門善詩,楊子鶴善畫,葉佩蔥善度曲,並居邑之西郊,予嘗目為「西郊三絕」。一友謂予曰:「西郊本有四絕,奈何遺其一乎?」余訝而問之,友人曰:「沈皮工革履是也。」予為絕倒。
徐汝讓,號欽寰,大司空栻之從孫。富甲一邑,而性最豪奢,揮金如糞土。嘗于春日市飛金數斛,登塔頂散之,隨風颺去,滿城皆作金色,好事者有「春城無處不飛金」之詠。又嘗從洞庭山買楊梅數十筐,于雨後置桃源磵,遣人踐踏之。磵水下瀉,其色殷紅如血,遊人爭掬而飲之。又嘗至白門買碗于市,而揀擇過甚。主人出語微侵欽寰,欽寰怒,即問碗有幾何,酬其值千金,盡取而碎之,衢路為滿,至以碗足甃成街道云。
徐錫允,字爾從,廉憲待聘之子。[與錢宗伯友善,宗伯有和徐叟文虹七十自壽詩四首,見初學集。]文虹,其自號也。家畜優童,親自按樂句指授,演劇之妙,遂冠一邑。詩人程孟陽為作徐君按曲歌,所謂「九齡十齡解音律,本事家門俱第一」,蓋紀實也。時同邑瞿稼軒先生以給諫家居,為園于東皋,水石臺榭之勝,亦擅絕一時。邑人有「徐家戲子瞿家園」之語,目為「虞山二絕」云。
家西澗先生 【 材任】 說,張之杜中順治辛卯舉人,連上公車不第。因就朱方旦問之,方旦書示云:「正心誠意,道德仁義,方可看長安春色。」至己亥歲張又入闈,「正心誠意」者,闈中首題為「欲修其身」六句也。「道德仁義」者,次題為「道之以德」二句。三題為「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八句也。
西澗先生又云:「京師正陽門關壯繆廟籤最靈驗。」先是,順治時詞林多授外職,而張太史永祺已在內幾年,于例亦應遷去。因祈籤于壯繆,得「青燈黃卷且勤勞」之詞,而燈字印板失火傍。數日後張竟授青登萊道。入境時書吏投冊,首名即黃卷也。張因籤語,恐其舞文牽累,遂斥去不用。歷三年張復轉大梁道,乃喚黃卷人,為述不用之故。且曰:「若亦喫了苦矣!」遂出五十金賞之。
古稱秀才曰「措大」,謂其能措大事也。而天下之能措大事者惟相,故又呼秀才為「相公」。然今日之秀才,偷懦憚事,無廉恥而嗜飲食,大半皆子游氏之賤儒也,謂之能措大事可乎?吾鄉之俗,五十年前,猶有稱秀才為「官人」者,日知錄謂「官人者,南人所以稱士」,想前代相沿如此,其名猶為近古。今則一青其衿,便稱「相公」,方以為固然矣。至于吏胥之稱相公也,不知起于何時。或云:明洪武二十四年,詔歲貢生員不中,其廩食五年者,罰為吏。二十七年,又詔生員食廩十年,學無成效者,罰為吏。人以其曾為秀才,故仍呼為「相公」。相沿既久,遂以相公為吏人之通稱。或云自張士誠走卒厮養皆授官爵,至今吴俗稱椎油、作麵傭夫為博士,剃工為待詔,吏人為相公。二說未知孰是。要之惟名與器,古人不以假人,況「相公」為燮理陰陽者之尊稱,豈可加之胥吏?予觀洪武實錄,二十六年十二月丙戌,命禮部申禁軍民人等,不得用太孫、太師、太保、待詔、大官、郎中等字為名稱。推而言之,則「相公」之稱,不在所當禁乎!
禮記曾子問:「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陳澔集說云:「成昏而舅姑存者,明日婦見舅姑;若舅姑已歿,則成昏三月,乃見于廟。祝辭告神曰:『某氏來婦。』來婦,言來為婦也。」吾鄉之俗,嫁女之三日,具禮送至壻家,不論舅姑在無,輒書刺曰:「廟見之敬。」無論三日非廟見之時,而亦何以處舅姑之存者,其亦失于考究矣。
秦改封建為郡縣,而不知郡縣之名自周時已有之。但後世郡大于縣,周時則縣大于郡耳。按:逸周書作洛篇云:「千里百縣,縣有四郡。」左氏哀二年傳云:「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此皆縣大于郡之證也。
韓宗伯制義,本朝推為大家,操觚之士,至今家置一編,而古文之工,則知者絕少。所著有懷堂集,筋力于南、北二史,疎疎落落,若不經意,而每篇必有一二會心語,爽人心目,其品格當在堯峯之右。吾友陳亦韓 【 祖范】 曾讀書寒碧齋,宗伯每有撰著,輒命之謄寫。因語之曰:「汝輩第知我時文耳,然我他日之可傳者,在古文而不在時文也。」蓋宗伯之自信如此。
吾邑錢玉友 【 良擇】 詩十卷,名模雲集,古體規昌黎,今體模昭諫,氣雄調響,見者率震而矜之。然如米氏作字,[祗]知險絕為工,而赳赳自雄,去鍾情王態遠矣。
吾邑許暘谷 【 徹】 詩,婉約整秀,風調在浣花、丁卯之間,同里錢玉友目為詩家鄉愿。然集中亦有超詣之作,如過馮定遠故居一首,予最愛之。詩云:「重來歗歌處,秋草閉門深。四海孰知己,一生空苦吟。青山身後影,黃葉病中心。不耐鄰家笛,蕭蕭風滿林。」
邑諸生王某與錢木菴 【 良擇】 友善,見木菴工吟詠,王亦間效之。一日,木菴過其居,適几上有所作詩,方欲取視,而王藏去不肯出。木菴問是何著作,王不對。木菴笑曰:「吾知之矣,此必七字時文也。」噫!今之秀才,撐腸無字,漫學婆和,其不為七字時文也者幾希。
吾邑馮竇伯 【 武】 詩,有「珠圓花上露,玉碎草頭霜」之句。一友向予誦之,歎為工絕,予不以為然。友人請其說,予曰:「律詩對偶,固須銖兩悉稱,然必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見變化不測。杜律所以獨有千古,職是故也。若拘拘于取青儷白,如[學堂中對類,則拙手優為之矣。」
某宗伯既娶柳夫人,特築一精舍居之,而顏之曰我聞室,以柳字如是,取金剛經「如是我聞」之義也。一日,坐室中,目注如是,如是問曰:「公胡我愛?」曰:「愛汝之黑者髮,而白者面耳。然則汝胡我愛?」柳曰:「即愛公之白者髮,而黑者面也。」侍婢皆為匿笑。
吴門繆侍講念齋 【 彤】 少延宋既庭 【 實穎】 為師,而嘉定許子位 【 自俊】 與宋友善,時年已望六矣,閒過宋館舍,侍講輒以伯呼之。迨康熙丁未侍講大魁天下,而庚戌會試即為同考官,子位竟出門下。侍講每語嘉定人曰:「吾中了汝鄉許伯矣。」
吴祭酒梅邨 【 偉業】 連舉十三女,而公子元朗 【 暻】 始生。時唐吏部東江 【 孫華】 已為名諸生,年亦及強矣,湯餅會客,儼然居上坐焉。迨康熙戊辰,元朗舉禮部,而唐與之同榜,事亦奇矣。
[乙酉五月豫王兵渡江,弘光主暨大學士馬士英俱出走。偽太子王之明、忻城伯趙之龍、大學士王鐸、禮部尚書錢謙益、都督越其傑等,以南京迎降。王引兵入城,諸臣咸致禮幣,有至萬金者,錢獨致禮甚薄,蓋表己之廉潔也。其所具之柬,前細書「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臣錢謙益百叩首謹啟上貢」。計開鎏金銀壺一具、法琅銀壼一具、蟠龍玉杯一進、宋製玉杯一進、天鹿犀杯一進、夔龍犀杯一進、葵花犀杯一進、芙蓉犀杯一進、法琅鼎杯一進、文王鼎杯一進、法琅鶴杯一對、銀鑲鶴杯一對、宣德宮扇十柄、真金川扇十柄、弋陽金扇十柄、戈奇金扇十柄、百子宮扇十柄、真金杭扇十柄、真金蘇扇四十柄、銀鑲象箸十雙。右啟上貢。又署「順治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臣錢謙益」。郡人張滉與豫王記室諸暨曾王佐善,因得見王鐸以下送禮帖子,而紀之以歸。王佐又語滉云「是日錢公捧帖入府,叩首墀下,致詞于王前,王為色動,禮接甚歡」云。]
[田雄執弘光主至南京,豫王幽之司禮監韓贊周第,令諸舊臣一一上謁。諸臣見故主,皆伏地流涕。王鐸獨直立,戟手數其罪惡,且曰:「余非爾臣,安所得拜?」遂攘臂呼叱而去。曾王佐親見其事。是日獨錢宗伯伏地慟哭不能起,王佐為扶出之。]
華亭王文恭公 【 頊齡】 寬然長者,于物情多所未諳。一日偶至廳事,望見兩犬交媾,意童子戲結其尾,連而不開,即叱曰:「畜生何罪,而使之若此邪!」聞者絕倒。
古之撰行狀者,將上之考功太常,及史館編錄地也。故行狀之名,獨不可施于婦人。宋俞文豹吹劍錄云:「女以行稱者,既醉詩曰:『釐爾女士。』注云:『女有士行也。』漢列女傳搜次材行,晉列女傳載循六行,班姬女史箴有婦行篇。然古今志婦人者,止曰碑、曰誌,未嘗稱行狀。」予見唐叔達三易集,有龔孺人、沈孺人,李孺人及先妣盧孺人行狀四篇,我不知其何據。叔達固博雅名士,而此恐未可為訓也。
世有善泅者,往往能伏水底,謂之打沒頭,此即莊子達生篇所謂沒人也。郭注:「沒人謂能鶩沒于水底。」予按:鶩,鴨也。鴨性能沒水,故云鶩沒。
左傳文公八年:「晉侯使解揚歸匡、戚之田于衛,且復致公壻池之封。」此書傳「壻」字之始,亦即後世奩田之始。
今世童子暑月輒以竿黏蟬為戲,此蓋三代時已有之。莊子達生篇:「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注:「蜩,蟬也。」以竿黏曰承,掇,手取也。
吴俗以行次稱人曰「官」,在古已有之。駱賓王秋日送尹大赴京師序云:「尹大官三冬業暢,指南臺而拾青。」又秋夜送閻五還潤州詩序云:「閻五官言返維桑,修途走金陵之地。」 【 通鑑梁武陵王稱湘東王曰七官,疑為稱官之始。】
樂天西樓月詩用仄韻,而方虛谷收之律髓中,馮已蒼 【 舒】 云:「白集正作律詩,以其有聲病故也。」唐人此類極多,品彙出而廢矣。
予所居徐市,在縣東五十里,徐大司空栻聚族處也。前明之季,其族有二人並擅高貲,而一最豪奢,為太學欽寰,予前既敍其事矣;而一最恡嗇,則為諸生啟新。其書室與竈,僅隔一垣,常以緡繫脂,懸于當竈,而緡之操縱,則于書室中,每菽乳下釜,則執爨者呼曰:「腐下釜矣!」乃以緡放下。纔著釜聞油爆聲,即又收緡起,恐其過用也。為子延師而供膳甚菲。[中四五月間人多食蛙者,然必從市中買之。啟新以蟾諸類蛙,而堦下頗夥,即命童子取以供師。每午膳,師所食者止葷素二品。一日加豆膩一味,豆膩者,以麵和豆共煮者也。師既食畢,疑而問其童子曰:「今日午膳,何于常品之外,忽加豆膩?」童子笑曰:「此豆乃犬所竊噉者,既而復吐于地,主人惜之,故取以為食。」師以其穢,為之吐嘔不止。所畜雨具,有革履三隻:一留城,一留鄉,一隨身帶之,蓋防人借用也。嘗命藍輿山遊,自北至西,諸名勝徧歷。輿夫力倦,且苦腹餒,啟新出所攜蓮子與輿夫各一,曰:「聊以止飢。」輿夫微笑,蓋笑其所與之少也。而啟新誤以為輿夫得蓮子故喜,即曰:「汝輩真小人,頃者色甚苦,得一蓮便笑矣。」又嘗以試事至白門,居逆旅月餘,而所記日用簿,每日止腐一文、菜一文。同學魏叔子 【 沖】 見之,為諧語曰:「君不特費紙,并費筆墨矣!何不總記云:自某日至某日,每日買腐菜各一文乎?啟新方以為然,初不知其謔己也。其可笑多類此。其族人陽初為作一文錢傳奇以誚之,所謂盧止員外者蓋即指啟新也。
前明崇禎初,太倉張天如 【 溥、】 吴縣楊維斗 【 廷樞】 兩先生,繼東林而起,號召海內名流大會于吴門,謂之復社。羣小忌之,造蝗蝻錄,目為「小東林。」至達之當宁,領袖者禍幾不測。貴池吴次尾 【 應箕】 亦社中人也,嘗編復社姓氏為前後二卷,而其孫銘道又為補錄一卷,所載共三千二十五人,而吾邑有六十七人焉。其姓名猶在人間者,為楊彝子常、許重熙子洽、許瑤文玉、蔣棻畹先、魏沖叔子、趙士春景之、王曰俞喜賡、孫永祚子長、邵世茂羽萬、瞿元錫伯申、孫朝讓光甫。
孫可之云:「史家紀職官、山川、地理、禮樂、衣服,宜直書一時制度,使人知某時如此,某時如彼。不當以禿屑淺俗,漫取前代名品,以就簡編。」朱晦菴云:「舊見徐端,言石林嘗云:『今人于官名、地名,樂用前代名目以為古,將一代制度疆宇,皆溷亂不可曉,亦是一弊。』余謂小小撰著,若序記等作,不妨以古銜貌時事,如孫鑛所云。若碑誌及傳,蓋所以取信後世者,即與國史一例,斷不宜用前代名目。」予觀馮嗣宗 【 復京】 常熟先賢事略,其敍事略倣史記,頗有可觀。而官名喜用古銜,如左都御史稱御史大夫,巡撫稱中丞,吏部尚書稱冢宰,刑部尚書稱司寇,左布政稱左轄,按察副使稱臬副之類,不一而足。恐非作傳之體,故特為之一辨。
廬山僧光熊幻住哭兄詩云:「身經刀過頭方貴,尸不泥封骨始香。」某宗伯稱為沈著痛快,一字一血。近婁東某人詩,有「題無軒冕詩方貴,囊絕錙銖手亦香」之句,其句法似從幻住詩脫化,惜忘作者姓名。
錢爾弢 【 陸燦】 先生九日登山樓句云:「更上一層如世外,閑思千載幾斜陽。」不惟詩句之佳,而此老胸襟高曠,亦可想見。昔人所稱文外獨絕,此殆足以當之。
爾弢先生為舊常熟令趙公題魯橋萬柳條云:「五柳先生萬柳條,罷官猶戀綠絲縧。魯橋一帶垂垂意,歲歲春風簇舞腰。」先生詩學杜甫,骨格老蒼,此首獨婉約可誦,大似晚唐名作。
馮定遠 【 班】 梅花詩:「若教帶影和香賞,難得無風有月時。」名句也。近馬扶曦 【 元馭】 反其意云:「無風有月尋常事,難得人間對此花。」亦佳。
明初闈中命題與今制異。有首二三皆論語者,如洪武丁卯應天鄉試,首題「興於詩」三句,二題「老者安之」三句,三題「克己復禮為仁」三句是也。有首題論語,二三題皆中庸者,如永樂乙未會試,首題「老者安之」三句,二題「中也者至萬物育焉」三句,三題「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一節是也。有首二題皆論語,三題中庸者,如宣德庚戌會試,首題「孔子於鄉黨」二節,二題「立則見其參於前也」一節,三題「洋洋乎至待其人而後行」是也。有首題大學,二題論語,三題中庸者,如正統丙戌會試,首題「堯、舜帥天下以仁」一句,二題「克己復禮為仁」五句,三題「凡事豫則立」二句是也。
十二年為一紀,取歲星一周天之義。孔子猗蘭操云:「年紀逝邁,一身將老。」「年紀」二字始此。
俗稱天氣涼為「風涼」,亦有本。邢昺論語疏「風涼于舞雩之下」。杜詩「何似兒童歲,風涼出舞雩」。
物之無意而得者,俗謂之「儻來物」。莊子刻意篇:「物之儻來,寄也。」俗語本此。
俗謂輕物為重物所壓而致極碎者曰「■〈欶上韭下〉粉」。莊列禦寇篇:「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欶上韭下〉粉夫!」「■〈欶上韭下〉粉」二字始此。
春秋襄二十五年傳:「楚薳子馮卒。」「舒鳩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離城,吴人救之。子木遽以右師先,子彊帥左師以退,吴人居其間七日。」又史記游俠傳:「洛陽有相仇者,邑中賢豪居間者以十數。」此世俗「居間」二字之始。
俗以「葬柩」為「舉襄」。按左傳定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禮也。」此必俗語所本。但杜注:「襄,成也。」襄事,猶言成事,若云舉襄,殊無文理。況凡事皆可言襄,何必獨指葬說?又俗以「匡襄」訛作「劻勷」,亦謬甚。「劻勷」應作「恇勷」,言急遽之狀。若贊助成事,應作「匡襄」,亦不可不辨。
左氏莊二十一年傳:「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又僖二十四年傳:「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又襄二十一年傳:「尤而效之,其又甚焉!」又國語「尤」作「郵」。楚子曰:「夫郵而效之,郵又甚焉!」按:尤,過也。今人不究尤字之義,通作效法語用,大謬。
左氏宣十二年傳:「晉所以霸,師武臣力也。」蓋言師之武、臣之力,故下文分頂云:「今失諸侯,不可謂力;有敵而不從,不可謂武。」見近時名家,有截去「力」字,用「師武臣」者,于義殊未安。
史記留侯世家:「良學辟穀,呂后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按:「白駒過隙」,本莊子知北遊篇:「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注:「白駒,或云日也。」「隙,孔也。」
宋人田元邈江梅詩:「冰膚宛是姑仙女。」按莊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注云:「藐姑射,北海中山名也。」據此則「姑仙」二字,用來殊不成語。且因一「姑」字,而遂誤認為女,尤可笑。
論語:「吾黨有直躬者。」按呂氏春秋竟作人名,于理亦順。蓋其人名躬,以其為人之直也,而遂謂之直躬。如莊子狂接輿、後世顛旭之類。
公羊傳:「古人尚質,雙生以後生者取以為兄。」而西京雜記則云:「霍將軍妻產二子,霍光曰:『昔殷王祖甲一產二子,曰囂,曰良,以卯生囂,以巳生良,則以囂為兄,良為弟。』霍氏亦以先生為兄。」據此則公羊之說亦未盡然。
記者,記其事不下一斷語,故陳后山云:「今之記乃論也。」予謂古人之記之佳者多矣。然必如應劭漢官、馬第伯封禪儀記、韓公畫記,乃為記之正體。
今人事事不如古人。而有二事却勝之,歷法之密也,算法之巧也。
前明隆慶時,吾邑某公為顯官于朝,方以氣節名天下,于是門下厮養輩,多有竊其重以行者。而同時某公為御史,其門下亦如之。獨嚴文靖 【 訥、】 陳莊靖 【 瓚】 兩公,嚴戢家人,不許漁食鄉里。里中為之語曰:「甲[蔣]半分、乙[趙]白奪、陳不管、嚴老佛」。
歸湘,字溶溶,吾邑閨秀也。有春日[居四首,頗傳誦一時,今錄其半于此。其一云:「竹翠沙明迥絕塵,清江荇暖鴨知春。門前車馬應嫌僻,鏡裏鶯花不笑貧。幾陣疎風開柳絮,一番瘦雨淨苔茵。年來種得桃千樹,偷倣仙源學避秦。」其四云:「碧紗搖綠印芭蕉,花底烹泉捲素濤。昨夜雨深催芍藥,連朝日麗熟櫻桃。柳絲拂路綠陰亂,麥隴翻雲翠浪高。一曲洞簫良夜靜,清風明月任逍遙。」
蘇世長本唐名臣,而史載其為刺史,因民不率教,責躬引咎,自撻于都街。伍伯疾其詭,撻之見血,世長不勝痛,大呼走,觀者無不笑之。此事殊可噴飯,因錄之。
新城王阮亭先生自重其詩,不輕為人下筆。內大臣明珠之稱壽也,崑山徐司寇先期以金箋一幅請于先生,欲得一詩以侑觴。先生念曲筆以媚權貴,君子不為,遂力辭之。先生歿後,門人私諡為文介。即此一事推之,則所以易其名者,洵無愧云。
吾邑孫狀元承恩,原名曙,故字曰扶桑。為諸生時,好以駢體為經義,是時吴中有文社曰同聲,而孫實為之領袖。同社多效其體以為文,而風氣遂為之一變。所選丁亥房書,名曰了閑,悉六朝麗語,風行海內,一時紙價頓高。滿大臣剛公彈駁文體,乃與進士胥廷清、繆慧遠、史樹駿,舉人毛重倬同時被逮。扶桑至褫其衿。予見了閑首義,為「學而時習之」全章。原起云「且自芸吹纈古之香,杜隕求聲之草,桂殘招隱之花」,以此三句括全題三節,通篇語皆類是。聞此篇雖刻他氏,實扶桑自作,即一原起而構思一日夜云。
吾邑秦蘭徵,字元芳,所著天啟宮詞頗佳。今朱太史竹垞 【 彝尊】 日下舊聞,載陳悰天啟宮詞五首,實為元芳作而繫之于悰者,蓋如齊邱化書、郭象莊注云。
明高祥妻許氏,吾邑節婦也。其墓在石梅之左,與翁氏世祠接。翁因修祠稍軼其址,許遂現形,翁懼而還之。又錢湘靈先生修邑志,于許傳節去數語,許即見夢曰:「爾滅吾名,我殺爾孫。」未幾,而先生之孫果亡。其靈異如此。相國蔣公于丁未歲歸里,為捐貲百金葺其墓,立石為門,而垣以繚之。
崑山許竹隱 【虬】 罷官歸,嘗居其鄉之海藏菴。一夕,菴失火,竹隱既趨出矣,復冒火趨入,獨取一蒲團出。人訝而問之,曰:「老夫一生受用,都在這箇,失去便無處立脚矣!」
宋文臣起復,必先授武職,故富文忠公以宰相丁憂起復,授冠軍大將軍。此即本禮記「三年之喪,卒哭,兵革之事無辟」意。而却掃編以為用「墨縗從戎」之義,示不得已也。按:春秋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晉人及姜戎敗秦于殽。先儒以為晉襄親將,絀而不稱君者,俯逼葬期,忘親背惠,墨縗絰而即戎,其惡甚矣!然則墨縗即戎,春秋方書人以譏之,豈可援以為例。議論不本經術,即為游談無根,此不可以不辨。
宋楊備得古文尚書釋文,讀之大喜,于是書訊、刺字皆用古文,僚友多不之識,指為怪物。近吾友汪西京 【 沈琇】 喜寫古字,詩文、書牘無不用之。蓋今世之楊備也,亦過于好奇矣。
黃暐日昇蓬窗類記云:「商文毅公父為府吏,生時,知府遙見吏舍夜有火光,蹤跡之,實非火也。翼日問羣吏商某家有何事?吏以生子對。知府異之,語其父云:「此子必貴,宜善撫之。」而馮復京先賢事略中,載「吾邑嚴文靖公之父,亦為府吏,亦于吏舍生公,生時亦有火光燭天。知府大驚,推問之,乃公生也。」復京之外王父譚半湖,與嚴公之父同為府吏相善,其言必可信,非一事而附會兩人者。後兩公復同登宰輔,同享高壽,事亦異矣。 【 蓬窗類記,王文恪公為序。】
吾邑黃公鉞,以給事中家居。靖難師起,蘇州知府姚善方起兵勤王,不幸為麾下所縛,竟致身死。公故與姚相善,聞善歿,即具朝服投琴川橋下死。邑志及先賢事略所載悉同。而明人病逸漫記則云:「永樂初,徵赴京師,至半途投水自溺。」誤也。
弇州觚不觚錄,載江陵相于馮璫處投刺稱晚生,已為可異。而吴次尾續觚不觚錄云:「南京都御史張,固宜興相之房師也。宜興大拜後,張投刺書晚友生。」真千古奇聞矣!
西儒利瑪竇,以寫照為「第二我」。此與世說「友為我之半」一語,其義正同。比之喜容、玉照等稱,可謂新而且雅矣!
世俗所傳感應篇,不知作于何代,而發端云:「禍福無門,唯人所召。」即用左傳閔子馬語,不易一字。繼之云:「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亦即尚書「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之意也。
吾邑孫本芝 【 朝讓】 方伯未第時,暑月浴罷坐簷下,忽黑雲四起,不辨人色。有物突如其至,目光徑數寸,鼻以下皆淺黑色,髯垂至地。流涎聲■〈氵虢〉■〈氵虢〉然,鱗爪畢露,雲護其尾,獨不得見,意其龍也。相距才尺許,方伯閉目坐,少頃視之則已不見,而黑雲亦解駮殆盡。起巡庭際,無滴水沾濕也。
南宋劉宰漫塘,金壇人。俗傳死而為神,職掌蝗蝻,呼為「猛將」。江以南多專祠。春秋禱賽,則蝗不為災,而丐戶奉之尤謹,殊不可解。按趙樞密蔡作漫塘集序,稱其學術本伊、洛,文藝過漢、唐。身後何以不經如此,其為後人附會無疑也。
吾邑馮補之 【 行賢】 善書,得魯公筋力。而徐南徐 【 州】 善鐫刻,刀法亦仿佛伏靈芝。補之嘗書金剛經全部,而南徐鐫諸石,一時推為二絕。今石藏城西梵壽菴,菴僧素風禪師 【 律然】 于丁未歲取石陷方丈壁間。而詩老王話山 【 譽昌】 題其額曰「石經室」。
孫可望在滇劫永曆入營,日支糧五升、肉菜少許。餉司上日計簿曰:「皇帝一員,皇后一口,太子一口。」可望怒,駡曰:「奴輩不書皇帝一尊,而云一員,使我得罪主上乎!」其可笑如此。
每見神廟中榜一聯云:「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則昌;為惡不滅,祖宗必有餘烈,烈盡則滅。」其語實本劉向,蓋即說苑所云「貞良而亡,先人餘殃,猖K而活,先人餘烈」是也。
錢一物而具天地之象,以其外圓而內方也。惟人亦當如是,故昔人云:「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圓,禍之門。」
小雅斯干章:「載弄之瓦。」注云:「瓦,紡磚也。」朱子又云:「必紡時所用之物。」舊見人畫列女傳云:「室女手執一物,如金銀之樣者,意其為紡磚也。」此說恐不然。余見今世紡車之式,下有木一縱一橫,往往以磚鎮之,或于縱木上,或于橫木上,蓋防其搖動也。豈即所謂紡磚乎?說苑云:「和氏之璧,價重千金。以之間紡,曾不如瓦磚。」間紡者,介于紡之中間也。此亦足以證余之說矣。
郭巨之孝,古今所豔稱也,然我竊疑之。夫以子分母食為患,則螟蛉他姓可也;否則棄諸道路,聽人收養可也,何為必埋之以絕其生路乎?況為母者肯分食以養兒,是兒必母之所愛矣。假使既埋之後,母詰以兒何所往,則將奚辭以對。若竟對曰:「恐分母食,已埋之矣。」不適以傷母心乎!此賊恩之大者,烏得以孝稱之?
康熙丁卯科江南主司,乃北平米漢雯也。八月初八日午刻,甫當唱名,忽有飛蝗蔽天,自東而來,迴翔試院,旋復東去,禾苗無損,人咸異之。迨揭曉日,金陵諸生,見榜多紈袴,羣聚而譁,幾成大獄,好事者競作檄文歌曲,喧傳遠近。事聞,漢雯削籍。識者謂蝗能食米,天蓋所以儆之云。
顧副使瑮,字英玉,華玉尚書之從父弟也。罷官歸,囊橐蕭然,幾無以給昕夕。華玉闢息園,與英玉所居寒松樓僅隔一垣耳,賓朋滿座,伎樂雜作,招之飲,多不赴。嘗絕糧,華玉餽以斗粟,不受也。吾邑錢謙貞履之亦與受之尚書為從兄弟,當受之在前明時,聲勢與華玉埒。而履之所居懷古堂,亦與受之隔一垣。嘗屬莆田宋比玉八分書杜句為堂聯云:「鐘鼎山林各天性,濁醪麤飯任吾年。」其不肯相下之意,隱然可見。蓋絕類英玉之與華玉云。後懷古堂屬閩中張解元超然 【 遠,】 堂聯至今猶存。
常熟歷唐四百年,宰其地者,邑志官司表載六人,而郭思謨不與其列。友人吴嘉樹 【 徵譽】 家藏古帖,有進士吴郡孫翌大唐故蘇州常熟令孝子太原郭府君墓誌銘,即為思謨作也。余為節而錄之,以俟後之修志者補入焉。誌云:「公諱思謨,太原平陽人。仁孝絕倫,感通天地。太夫人嘗有疾,憶羊肉,時禁屠宰,犯者加刑,日號泣于旻天,而不知所出。忽有慈烏銜肉置之階上,故得以馨潔其膳。他時憶菴蘿果,屬觱發之辰,不可得也。公仰天而歎,庭樹為之犯霜雪,華而實矣。公取以充養,且獻之北闕。于時天后造周,驚歎者久之。命史臣褒贊,特加旌表。無何憶新竹,復如向時之菀結,又無告焉。後園叢篁,忽苞而出,所居從善里,其竹樹存焉。公始以孝子徵,解褐拜定州安平縣丞。下車未幾,而胡人作孽,公身被囚虜,命懸鋒鏑,出於萬死之中,興其一切之計,大殺寇盜,載完郛郭。招慰使奏加公朱紱,撝讓不受,屬內憂服闋,轉江陰縣丞,又應廉讓舉,擢武功尉。秩滿遷常熟令,凡佐三邑而宰一縣。所居必化,所在必理,專務於德,夫何不臧。公之二昆,長曰思誨,次曰思訓,俱已先世。遺孤凡十有三人,或在齠齔,或居襁褓,公撫之育之,出入腹之,人不知其諸父,蓋孝悌之至也。稟命不融,春秋五十有九,開元九年正月二日,寢疾歿於官舍。以其年十一月十七日,祔葬洛陽東門平川,禮也。」
潘榮,字顯甫,別號郭指,邑人也。家居陋巷,書聲琅琅出金石。不妄交一人,往來惟陸銑、錢曾及釋道源而已。嘗著法苑紺珠集錢□□極稱之。翁嘗與道源書云:「往辱顯甫潘兄,束書執贄,欵門造謁,知其為溫文恭敬,強學好問之君子,不圖其珪璋文府,精理道心,富有日新,一至於此也。紺珠一集,貫穿三藏,繁簡博約,殆將合珠林一覽而為一書。其他著述,大都函雅故,通文章,開國成,庀史料,皆當殺青繕寫,次第出視。視世之巵言、稗史、諛聞、淺說,費紙灾木者,豈止日劫相倍而已哉!」其為宗工稱許如此。錢曾讀書敏求記亦曾及之,稱為虞山隱君子,而邑乘失載,名氏翳如,俾一生讀書汲古之心力,無由表見於世,良可歎耳!
史記周本紀:「龍亡而漦在,櫝而去之。」去與弆同,蓋古人謂藏為去也。按左傳昭十九年:「紡焉以度而去之。」杜註云:「因紡纑,連所紡以度城而藏之也。」漢書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顏註云:「去謂藏之也,音邱呂反。」陳遵傳:「與人尺牘,主皆藏去以為榮。」顏註云:「去,亦藏也,音邱呂反,又音舉。」三國志華佗傳:「何忍無急去藥,以待不祥。」裴註云:「按古語以去為藏也。」而周本紀「去」字,古人獨無註釋,故引諸書以證之。
麋、鹿、虎、豹、馬、牛、羊、狗,皆獸屬也,而爾雅以麋、鹿、虎、豹歸之釋獸,以馬、牛、羊、狗歸之釋畜者,何歟?蓋一育於山林,一為人所養故也。今人則於物之四足者,概以獸目之,不復知有獸、畜之分矣。
褚河南帖,今世盛推同州聖教序。而友人吴嘉樹 【 徵譽】 嘗辨其非褚公書,其說良是。蓋褚公之沒在顯慶三年,而此碑書「龍朔三年建」,是在褚公沒後五年也。後人因此碑未署書者姓名,謬添「大唐褚遂良」云云。其添刻數字,與碑文筆跡迥異,學書者亦不可不知。
古人以同舉為同歲,見於後漢書李固傳及三國志魏武帝紀。其稱同年則自唐始。唐憲宗嘗問李絳曰:「人於同年固有情乎?」對曰:「同年乃九州四海之人,偶同科第,或登科然後相識,情於何有。」前明正、嘉以前,風俗猶為近古,必父之同年方稱年伯,而同年之父即不爾。吾邑孫雲津舟,中正德丁丑科進士,乃夏桂洲之同年也,而雲津之父西川翁七十,桂洲壽之以詩,稱老先生而不稱年伯。其詩卷現藏孫之後人寶洲 【 淇】 家,可當左驗。今世不論年誼有無,通謁概稱年家,即屠酤兒亦然,最為無理,王新城分甘餘話中嘗痛斥之。而今人名刺往來,若不署此二字,見者即疑為輕己,輒有拂然之色,亦可怪矣!
眷,親屬也,亦作婘。史記樊噲傳:「高后崩。大臣誅諸呂、呂須婘屬,因誅伉。」伉乃噲之子,即呂后女弟呂須所出也。又五代史裴皥傳:「裴氏自晉、魏以來,世為名族,居燕者號『東眷』,居涼者號『西眷』,居河東者號『中眷』。」是同姓亦可稱眷矣。今世不論親誼有無,并不論相識與否,而書刺概稱「眷弟」、「眷晚生」。此「眷」字殊無著落,最為可笑。又世俗於親屬有親眷之稱。按:三國志毛玠傳:「文帝為五官將,親自詣玠,屬所親眷。」疑即為「親眷」二字之始。然此乃活字,與今人所稱頗異。
「蒼茫」二字本皆平聲,而古人亦有仄用者。如樂天詩「野道何茫蒼」,東坡詩「愁度奔河蒼茫間」,蘇子美詩「淮天蒼茫皆殘」是也。近王阮亭苻離弔潁川侯詩亦有「平蕪何茫蒼」之句,句法似即本之樂天云。